鑑於物流行業的成本降低、效率提升、行業升級等需求,“智能物流”概念已經在物流行業風生水起。市場集中度的提高是智能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,關鍵是誰能成為真正的領頭羊。
5月28日,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(CSN)在深圳啓動,“菜鳥”公司誕生,電子商務浪潮迭起,物流已經成為制約其發展的一大瓶頸。其實,目前的物流行業已經實現了部分智能化。就像在淘寶購物,可以看到網購的產品是否已經發貨,所到達的倉儲節點,預期多久時間到手。但是,這和智能物流仍相差甚遠。
像菜鳥網絡的“中國智能骨幹網”項目,主要包括兩方面,一是在全國各大區域廣佈物流設施平台和節點,建立基礎的倉儲平台;另一方面通過大數據、雲計算、物聯網等新技術,提升現有物流企業的倉庫利用率與運作效率,主體就是智能物流。
智能物流的技術突破中,冷鏈物流算是重中之重,尤其是蔬菜瓜果、化學品和疫苗等醫療用品,冷鏈物流的信息化已經迫在眉睫。由於地域導致的市場需求,雲南掌聯科技有限公司對智能温度傳感器及中間件的技術研究,就是很好的嘗試。項目雖然通過雲南沃森生物(300142,股吧)技術有限公司試點,得到物聯網專項資金支持,但是具體應用仍舊差強人意。
新技術的推行,逃脱不了成本高、規模化難的魔咒,而且傳統物流往往難以呈現“非它不可”的大氣與豪情。 不僅是在冷鏈物流等特殊領域,智能物流的概念在物流鏈各環節都進行着積極的探索。
類比其他行業的信息化,智能物流也是先從最迫切解決、制約運營效率的領域或環節入手,慢慢向平台式的信息交換共享方向過渡。“以智能物流為根基的未來中國商務的基礎設施,通過數據、倉儲、配送,把高鐵、公路、水運等國家基礎設施利用起來,讓中國商業運轉越來越快。”
但馬雲也説,那是未來5~8年內的圖景。其實,雖然沒有可以和阿里巴巴相提並論的資金、實力與號召力,許多物流企業也在為自己的抱負精耕細作,意圖打造區域性的智能物流體系生態圈。接下來智能物流大潮,誰將領航,現在只能且走且看!
上一篇:電子商務促進快遞行業百家爭鳴
下一篇:未來物流,拼的是科技範兒
- 2018-03-04新加坡一家難獨大 東南亞港口之爭升級
- 2018-03-04贛州港至美國洛杉磯鐵海聯運出口專列開通
- 2018-03-04美國總統輪船APL推出全新中越快線服務
- 2018-03-04QR卡塔爾航空購CX國泰航空9.61%股權
- 2018-03-04亞洲空運中心歡迎柬埔寨吳哥航空
- 2018-03-04未來物流,拼的是科技範兒
- 2018-03-04智能物流大潮,誰將領航?
- 2018-03-04電子商務促進快遞行業百家爭鳴
- 2018-03-04外貿國16條利好跨境電商 巨頭深化佈局
- 2018-03-04智利海關政策